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

最近在看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书,了解到关于到觉知,觉察情绪的概念,好奇到底要怎么才能做到觉知,觉察自己的情绪。于是去豆瓣搜索 “觉知”,“觉察情绪”,发现有友邻在推荐这本书。这本书对我来说,就像是一本地图,串联起之前在Oprah播客听到的内容,在宗萨的书里看到的概念,以及从朋友那里听来的经历。

关于作者

这本书的作者,张德芬,以前是台湾电视公司的记者,主播,后来辞去高薪工作,致力心灵潜修和写作,她的系列作品让她成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。不仅如此,她还翻译了Eckhart Tolle的A New Earth, The Power of Now.

关于本书

这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,讲述一个智慧老人为一个都市女白领答疑解惑,展开对 “我是谁”,“人生的意义是什么”这类问题的探讨,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的身体联结,臣服情绪,检视思想,以及打破身份认同,从而达到真我的爱,喜悦,和平。

真我 我是谁?

身份认同?身体?思想?情绪?“以上皆非”

快乐 vs 喜悦
我们想要快乐,但是却不快乐,因为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,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景或事物不存在了,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
喜悦,是由内向外的绽放,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,所以一旦拥有,外界是夺不走的。

吸引力法则
我们的思想,情感都带着一定的能量振动,所以会吸引和它们频率相近的人、事、物。

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动,而观察者又会影响被观察者,所以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。

潜意识与意识

联结身体

怎么联结?与身体对话,倾听身体的信息。

(1)静坐冥想
(2)瑜伽与呼吸:腹式呼吸
(3)饮食与健康
(4)在日常生活中,时时留意自己身体的感觉

臣服情绪

怎么消除负面情绪?
自我觉察
做让自己喜悦的事

“情绪反反复复,却影响不到内在的我。我有情绪,但我并非自己的情绪。”

事实最大,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。如果不接受它,就好像拿头在撞一堵墙,并希望能撞开。我们会受苦的最大原因,就是抗拒事实。

接纳当下,不再徒劳挣扎的时候,事情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。而且把能量专注于眼前的事物上,有时会发现更好的解决之道,帮你摆脱眼前的困境。

检视思想

怎么可以停止我们脑袋里面的思想?
(1)检视思想的真实性。我们90%的思想几乎都是不正确的,当不再盲从脑袋里的声音时,思想就可以止息了。
(2)把注意力带回到当下:感受现在正在做的事,阻止自己胡思乱想;如果没有做什么,就把注意力放在内在身体,体验身体各个部分的感受,或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。

我们被动接受很多“应该”和理想,进而形成信念,价值观,态度,标准,这些标准是我们每日思想的基础,我们用这些标准要求自己,也衡量别人,但是它们都是对的吗?我们有想过吗?

转念
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。
A(事件)—>B(信念、想法)—>C(结果)
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。痛苦是来自你对事情的解释。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,是你对事情的解释造成了痛苦。
怎么做?
下定决心不再被思想干扰
培养觉察和定静的功夫:静坐冥想

身份认同

怎么破除身份认同?
觉知。“看到”自己认同的东西,明白你认同的东西其实不是你,也不属于你。

心想事成的秘密

  1. 吸引力定律。打心眼里渴望,让自己随时随地处在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之后的感受,越细节越真实越好。
  2. 感恩。在想要的事情还没成就的时候,感恩,感谢,让宇宙接收到你的能量。
  3. 付出努力,言行一致。

我提到这本书对我来说像一本地图册,是因为可以根据老人教给女主的方法,自己也可以去找找答案,看书也好,看电影也罢。去看荣格的书,了解潜意识与意识;去看Eckhart Tolle,看看他对这些问题是怎么诠释的;试试瑜伽与冥想,健康饮食与运动,让自己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。

One thought on “《遇见未知的自己》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